大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大理白族自治州辖县级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位于东经99°58′~100°27′,北纬25°25′~25°58′之间,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总面积181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大理市常住人口79.01万人。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实现市地区生产总值535.71亿元。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大理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大理自此设县。1983年9月,将大理县、下关市合并,成立大理市。大理市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境内主要景点有:苍山、洱海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

大理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大理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8年11月,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21年10月,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

大理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大理是南诏国(8世纪至10世纪)和大理国(10世纪至13世纪)的都城,在这两个时期,大理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元朝统一后,大理逐渐失去其政治中心地位,但仍保持着重要的文化影响力。

大理的经济以农业、旅游业和轻工业为主。农业方面,大理盛产大米、玉米、小麦、茶叶和水果。旅游业是大理的重要经济支柱,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近年来,大理还发展了轻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和工艺品制造,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模式。

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白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白族的建筑、服饰、音乐、舞蹈和节庆活动,如三月街、绕三灵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此外,大理还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寺庙众多,佛教文化浓厚。

大理位于云南高原的西部,四季如春,气候温和。洱海和苍山是大理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洱海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而苍山则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大理地处滇西交通要道,历来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之一,具有重要的地缘优势。

大理的美食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白族特色。著名的美食包括:
- 乳扇:一种用牛奶制成的传统食品,味道鲜美。
- 生皮:白族传统的腌制生猪肉,配以蘸水食用。
- 饵块:用大米磨制成的糍粑状食品,常与其他食材一起炒食或烤食。
- 酸辣鱼:以洱海的鱼为主料,酸辣可口,是大理特色的渔家菜。
- 雕梅酒:用梅子酿制的果酒,酸甜可口。

大理拥有众多著名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 崇圣寺三塔:大理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已有千年历史,是大理国时期的佛教中心。
- 洱海:风景如画的高原湖泊,可以进行游船、骑行等活动。
- 苍山:以其雄伟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著称,是徒步和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 大理古城:保存完好的古代城镇,充满历史气息,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石板街道。
- 喜洲古镇:以白族传统民居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大理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白族人民热情好客,节庆活动繁多。三月街是白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一个集宗教、文化和贸易于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此外,绕三灵是一种独特的宗教活动,白族信徒们会围绕圣山和圣水转绕,祈求神灵的庇护。

大理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适合各种类型的旅行者。无论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自然风光爱好者,都能在大理找到满意的旅行体验。游客可以参观古城,游览洱海,登苍山,体验白族风情,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美食。大理的气候宜人,一年四季皆宜旅游,但春季和秋季尤为适宜。

大理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历史与现代交融,文化与自然共存,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