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孩子的身高可不能拖了后腿!在看到某医院招聘护士,女孩身高要求在160厘米以上时,小瑜妈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是啊,让孩子长高一点,一直是家长们的心之所盼,尤其是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更是不敢怠慢。生长激素也顺理成章的走入了家长们的视线。在此,我们也必须要深入的了解一下生长激素了!

如今,人人谈“激素”色变,但你先别急,此生长激素非彼“激素“。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刺激骨和软骨生长分化,调节蛋白质、糖、脂质的代谢的作用,从而促进骨骼、肌肉、器官的生长发育,在人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本质为一种蛋白质,并不具有如糖皮质激素等长期应用带来的“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副作用。
现代制药技术生产的为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其结构与人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完全一致,具有同等作用。目前,临床可供选择的剂型有3种,分别为:长效水剂、短效水剂、短效粉剂。其主要区别为两方面:1、剂型,水剂呈液态,使用时不需溶解,可搭配电子笔注射,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活性更高、疗效也更好;2、作用时长,长效生长激素半衰期长,在体内作用时间更长,每周注射一次,大大减少了用药痛苦,依从性最好;短效生长激素在体内作用时间短,需每日注射一次,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

生长激素作为处方药品具有严格的适用条件,当孩子身高异常时,表现为身高显著高于同龄人(身高百分位≥97%);身高显著低于同龄人,即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类、同性别、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1.88SD)。当出现此2种情况时,往往提示儿童生长发育异常,需要生长激素干预治疗。在此之前还需进行规范的临床检查和相关禁忌症的排除,方可使用生长激素。
使用生长激素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体格检查:当前身高、体重、外观、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全身各系统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脂、血糖;
影像学检查:性腺B超、骨龄、垂体MRI;
特殊检查:IGF-1、IGF-BP3、性激素水平、GH激发试验、戈那瑞林激发试验、染色体核型等
经以上系统、全面的检查,明确诊断、排除生长激素禁忌症后方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开始用药,用药期间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漏打、迟打情况,方可在安全的前提下达到预期疗效,改善终身高。
医生要告诉家长们的是,生长激素是改善孩子身高的优良的干预方式,但也不能依赖它,日常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状态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也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从日常生活中改善孩子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