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碧,古代丝帛染色名,是一种浅青色。
这是极香艳的颜色,因为出处甚妙,相传为南唐后主李煜的姬妾所染。据《宋史·南唐世家》,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嫔有一次在染色的时候,把没有染好的丝帛放在露天过夜,丝帛因为沾上露水,起了某种奇妙的变化,竟然染出了很美丽的浅绿色。后来大家都按照此法,竞收露水染色,并且把这种为露所染的绿色,叫做“天水碧”。天水碧自然天成,清新隽永、素雅纯净,迅速风靡江南之地,一时之间,染帛多用天水碧。天水碧是与“藕丝秋半”、“郁金裙”等颜色并重的古代服饰常用色。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中,居中的两位女性,衣服颜色就是天水碧。
从这以后,天水碧就常常出现在诗人的笔下了,北宋晏殊有“夜雨染成天水碧”,南宋周密有“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欧阳修也有“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欲落又开人共惜”、“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之句。天水碧成为一种时尚、一种风习、一种独具内涵的中国色。

当年爱读南唐后主李煜——这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子诗人皇帝”的词。李煜降宋被囚,在生命最后阶段,写过一首极其沉痛凄凉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公元975年,北宋曹彬大军渡过长江,兵围金陵,三面攻城。南唐都城金陵被宋军攻破后,李煜率领亲属、随员等四十五人出降,从此告别了烙印着无数美好回忆的江南。这次永别,李煜以这一阕《破阵子》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其结尾之句,犹为凄楚:最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之时,宫中的乐工吹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悲伤欲绝的南唐后主,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此时的花容失色的妃嫔们,身上的着装,就是这过分美丽的“天水碧”。宋兵攻占金陵,李煜奉表出降,南唐政权正式灭亡。社稷归宋后,后宫妃嫔被带至京师时,不少女子仍穿着“天水碧”的服饰。这浅碧美色,真是一抹哀婉的亡国之色。装束之演变,亦蕴含着家国兴衰。历史,并不止于战事、诗词亦绵延至广袖罗裙、衣帛之色。

有一本色彩学专著《中国传统色》(郭浩/李健明),两位作者查找中日色彩相关文献近400部,严谨考据384种中国传统色名;根据24节气72物候,在几十万件故宫文物中选取应时应节的96件,从文物中提取传统色,以时间为轴,以文物为依托,全面展现中国传统色色彩体系。我在书中查到天水碧,恰是处暑二候天地始肃之转色,上承“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之色,下合法翠,也即孔雀绿。由此可看出,天水碧是初秋的颜色。需要一场秋露的浇漓,才能浸染出,这满含初秋凉意的水天碧色。天水碧的秋意与凉意,总不免让人想起一个亡国之君的饮恨含悲。
我还发现,天水碧和远山黛,居然很属对。远山黛,古代妇女爱用黛色画眉,色如远山,故有此称。西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可知远山黛是何种美人之眉。黛眉是细而长的眉形,以青黛点眉,在黑色中有淡淡绿烟或蓝色光影,眉若远山,云烟笼罩。天水碧搭配远山黛,是什么样子呢?我眼前立刻出现的是甄嬛。在《甄嬛传》中,甄嬛在小产失宠、长街受辱后,决心绝地反击,倚梅园复宠,用最光鲜最明丽的形象夺回皇上的注意力。于是她精心策划,又是青黛脂粉,又是到温泉捉蝴蝶,又问内务府要了炭火炭盆和水仙梅花,让炭火使鲜花盛开,供蝴蝶吸食花粉,并且,她做了一件天水碧云雁细锦的斗篷,好在倚梅园复宠的时候穿。
在流潋紫原著《后宫·甄嬛传》中,是这么写这身衣服的:“新制的衣裳是天水碧的云雁细锦,极清冷的浅绿色,似露水染就。刻意选这样的颜色,最简单的款式,只是做得合身,略显身量纤瘦。绣黄蕊白花的梅花和水仙,和真花一般大小颜色,再拿真花蒸了暖气熏一夜,披在身上,花香侵骨,仿若自己也成了那千百朵花中的一朵”。

那一天,这个远山黛眉的女子,人生流离、无枝可依的一抹淡淡忧愁,挂在她那弯弯的眉间,她披着配白色风毛的天水碧斗篷,斗篷里放入一群振翅欲飞的蝴蝶。她跪在倚梅园的雪地上祈祷,让皇上一见之下,重忆旧情。他想要靠近她,她却欲迎还拒,借告退的名义站起来,不经意敞开斗篷,斗篷中的蝴蝶顿时漫天飞舞,周身环绕。倚梅园中,白雪、红梅、佳人、彩蝶、芬芳,这对皇上来说好似一次视觉、听觉、嗅觉的全方位饕餮大餐,皇上顿时目眩神迷,不能自已。甄嬛终于引得皇帝再度倾心。
《甄嬛传》是近十来年内地宫斗剧的巅峰之作,这部剧之所以能得到广泛好评,情节和演员的演技不谈,服化道却是占据了极大的比重。固然女主本身容颜绝美,但美衣华服却也是展现美人姿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身着天水碧、画着远山黛的甄嬛,在影视剧中以活生生的形象,让我对南唐后宫的美人们有了真实的想象,虽然她们有着不同年代的妆发,但都一身露水染就的天水碧。
遥想当年,南唐时期的金陵纺织业盛况空前,宫中设有作坊,民间更是机杼遍布。宫中女子闲来无事,淡淡衫儿薄薄罗,纤纤素手在一匹匹丝帛上,细细染色。这些丝帛被天露之水浸润之后,颜色慢慢变淡,呈现出一种柔和清雅如天水一般的淡绿色。那是南唐宫中极为短暂的静谧时光,那时南唐后主李煜的词风还很是靡柔,过着一种安逸而无所事事的生活。那时,天水碧,这种若有若无、似玉非玉,近乎青和绿之间的染色,刚刚被无意中创造出来,蕴含着风露雨意,绿得仿佛可以滴下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