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位于南岭山脉之萌渚岭北麓、湘水源头的九嶷山,纵横2000余里,素以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奇异的溶洞和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令人神往。李白、李商隐、徐霞客等登临此地,留下大量诗文。
九嶷山出自《水经注》。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中国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中国名山之一,素以丰富的文物古迹、独特的自然风光,奇异的溶洞和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著称于世,是国家4A景区、湖南省新“潇湘八景”之一,九嶷山得名于舜帝南巡的传说。
九嶷山得名于舜帝南巡。《史记》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相传古时舜南巡狩崩于山间,即葬于山前,二妃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前来寻觅,由于九峰相仿,令人疑惑,终未得见。
我国古代,很早就把自然生态保护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而“虞”,指的就是舜帝。浓厚的自然保护意识,在九嶷山一带流传。2011年,宁远县文物考古人员在九嶷山舜帝陵发现一块清朝自然环境保护碑,碑文明示:“九嶷山一带均为虞陵重地,灵爽式凭之处,且系历来例封禁山,载在志乘。无论有无矿沙,一概严行永远封闭”。

遥望九嶷山,古树葱葱、林海莽莽,南方红豆杉、钟萼木、报春苣苔等珍贵物种群落,在这里大面积出现。九嶷山拥有湖南南部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原生型常绿阔叶林,也是东亚地区以栲属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的中心地带。
湖南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南岭山地萌渚岭北坡大面积的原生型典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为主,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全球52个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点之一,是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之一。
九嶷山自然风光如诗如画。主要具有四大特色:山奇——九疑群峰拔地而起,层峦叠翠,万千峰峦,竟然无一不朝向舜源峰,所以自古就有“万里江山朝九疑”之说;洞异——九嶷山属喀斯特地貌,奇岩怪洞甚多,主要有紫霞岩、玉王官岩、桃花岩、凤凰岩等,其中紫霞岩被徐霞客列为“楚南十二大名洞”之首;水秀——九嶷山是湘江发源地之一,水流清澈,瀑布众多,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美妙绝伦,“灌溪仙境”、“潇水涵青”、“高峡平湖”就是其中的著名景色;林幽——九嶷山景区内国家森林公园有大面积的原始次森林,特别是石枞、香杉、斑竹被誉为"九疑三宝"。

九嶷山,九峰耸立,山峰耸翠,巍峨壮丽,溶洞密布,绿水常流,自然风光十分秀丽。舜源峰居中,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域、石楼、朱明、潇韶八峰,拔地而起,如众星拱月,簇拥着舜源峰,紧紧依偎在两旁的娥皇峰与女英峰,特别端庄秀丽,婀娜多姿。登临舜源峰,极目远眺,莽莽群山,绵延起伏,如千帆竞发,奔腾而来,不禁使人想起“万里江山朝九嶷”的佳句。舜源峰下,有舜庙,红墙碧瓦掩映在绿树丛中,秦松汉柏高耸入云,香杉修竹茂密苍翠。碑碣林立,古迹甚多。最著名的景点有舜源峰、舜帝庙、三分石、宁远文庙以及紫霞岩、玉琯岩等。
九嶷山的民族风情别具一格。依山而筑的吊脚楼,古朴淳厚的瑶家民风,奇异艳丽的民族服饰,能歌善舞的瑶家男女,上刀梯、坐歌堂等民族文化活动,"背新娘"的“女婚男嫁”习俗,醇美溢香的“瓜箪酒”,回味无穷的山珍野味,形成了迥异于其它风景名胜区的独特旅游文化资源。瑶族的瑶歌、长鼓舞,以及瑶家姑娘出嫁“坐歌堂”的婚俗,都是风趣而极富情致的活动,可使人永志不忘。此外瑶家的银饰、刺绣、编舜帝陵织、挑花等,都是久负盛名的手工工艺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九嶷山最有名的当选九嶷山兔。九嶷山兔毛短而密,四肢强壮,肌肉丰满。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认定宁远“九嶷山兔”为国家“遗传资源”,标志着“九嶷山兔”成为国家级优质兔种。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九嶷山不仅山美,当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更值得我们前去体会!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去爬山涉水,还可以去瑶家感受一下少数民族的淳朴民风,何乐而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