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金分类:本金按贷款的形态分为正常本金、逾期本金、呆滞本金、呆账本金四种本金;
2.利息分类,利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类管理:
应计与应收:贷款每天计算出客户应还利息,在还款日之前为应计利息,还款之后未收到则结转为应收利息;
应收与催收:对应于会计核算的表内表外利息,按应计非应计核算的贷款在应计状态下的利息为应收利息,非应计状态下的利息为催收利息;
欠息、罚息和复息:按利息的来源不同进行分类,正常本金产生的为欠息,逾期本金产生的为罚息,各项应收息(欠息、罚息、复息)的利息为复息;
3 正常本金
贷款在正常期限内的本金,该金额的科目一般用来作为贷款会计核算主要分类依据;
4 逾期本金
贷款逾期状态的本金;
5 呆滞本金
贷款呆滞状态的本金,按一逾两呆核算的贷款,在逾期超过90天后自动由逾期转呆滞;
6 呆账本金
贷款呆账状态的本金,一般由柜员根据贷款实际情况手工转为呆账;
7 应收应计利息
应计贷款的正常本金每天计息累计产生的利息,该利息未到还款日,按指定周期参入计提;
8 催收应计利息
非应计贷款的正常本金每天计息累计产生的利息,该利息未到还款日,不参与计提;应收应计利息在贷款由应计转为非应计时将应收应计利息转为催收应计利息,反之亦然;
9 应收欠息
正常本金结转的利息为欠息,应计贷款的欠息为应收欠息,应收应计利息在结息日若未归还,则结转为应收欠息;
10 催收欠息
正常本金结转的利息为欠息,非应计贷款的欠息为催收欠息,催收应计利息在结息日若未归还,则结转为催收欠息;应收欠息在贷款由应计转为非应计时将应收欠息转为催收欠息,反之亦然;
11 应收应计罚息
应收应计罚息即应计贷款的逾期本金每天计息累计产生的利息,该利息未到还款日,参与计提;应收应计罚息在贷款由应计转为非应计时将应收应计罚息转为催收应计罚息,反之亦然;
12 催收应计罚息
催收应计罚息即非应计贷款的逾期本金每天计息累计产生的利息,该利息未到还款日,不参与计提;应收应计罚息在贷款由应计转为非应计时将应收应计罚息转为催收应计罚息,反之亦然;
13 应收罚息
逾期本金结转的利息为罚息,应计贷款的欠息为应收罚息,应收应计罚息在结息日若未归还,则结转为应收罚息;
14 催收罚息
逾期本金结转的利息为罚息,非应计贷款的欠息为催收欠息,催收应计罚息在结息日若未归还,则结转为催收罚息;应收罚息在贷款由应计转为非应计时将应收罚息转为催收罚息,反之亦然;
15 应计复息
欠息、罚息、复息每天产生的应计利息;
16 复息
应计复息结息日若未归还则结转为复息;
17 应计贴息
贴息贷款每天产生的贴息账户负担的应计利息;这样,一笔贷款的应计利息分为两部分,应计利息和应计贴息,应计贴息不做应收和催收之分;
18 应收贴息
应计贴息结息日若未归还则结转为应收贴息;
19 待摊利息
对于预收息的贷款,已预收但未摊销的利息为待摊利息,系统按一定周期进行利息摊销,将待摊利息转为利息收入;
20 核销本金
已核销的贷款本金,贷款在核销后所有本金转为核销本金;
21 核销利息
已核销的贷款利息,贷款在核销后所有应收利息和应计利息转为核销利息;
22 利息收入
本笔贷款的利息收入会计核算科目,不做余额管理,只用来定义会计核算;
23 应收费用
当前应收未收到的费用;
24 费用收入
本笔贷款的利息收入会计核算科目,不做余额管理,只用来定义会计核算;
25 应收罚金
当前未收到的罚金,应收罚金包括提前还款罚金和逾期还款罚金;
26 罚金收入
本笔贷款的利息收入会计核算科目,不做余额管理,只用来定义会计核算;
27 准备金
本笔贷款所计提准备金,如果准备金需要按单笔贷款进行管理,则需要进行逐笔计提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