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钟楼(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发安区大同街道梵天寺天王殿东侧。梵天寺原名兴教寺,隋开皇元年(581年)始建,有佛庵72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改名梵天禅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火,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多次重建或重修,建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文公书院、千佛阁、仰正亭、魁星阁等建筑,清代屡有修建,民国七年焚毁,仅存钟鼓楼和大轮山山门。钟楼重修于1984年,坐东朝西,双层砖石木结构,底层较大而呈长方形,面阔3间7.7米,进深5柱抬梁减中柱计10.1米,两侧开设小拱门;上层较小呈正方形。边长约5米,抬梁式梁架,歇山筒瓦顶,楼板正中开设八角形敲钟井孔,顶梁悬有1989年新铸铜钟。南侧20米处立有宋代经幢2座,高1.6米。此钟楼是梵天寺原有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