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中国南方的首座寺庙,也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座寺庙,曾是中国的佛教中心,阿育王塔也中国最早的佛塔之一。之后,寺名变了好几次,包括长干寺、天禧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等,其中也曾有过报恩寺的名字。明朝永乐六年,也就是1408年,寺庙毁于火大,1412年,明成祖朱棣为了纪念父母、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罔极之恩”,开始在原址修建这座大报恩寺,历时达19年建成。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还有百余间廊房、经房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被称为“百寺之首”。
当年寺内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九层琉璃宝塔,当年的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146盏,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塔”。可惜,宝塔建成近400年后,1856年毁于太平天国战争中。2010年,开始重建宝塔,不过,从之前的“琉璃塔”变成了“玻璃塔”。
现在的大报恩寺遗址,也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 。2008年,从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震惊世界和佛教界的世界唯一一枚“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世界级文物与圣物,201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3年,这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底,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