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吟》·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晋人葛洪《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以女子口吻写其因见弃于用情不专的丈夫而表示出的决绝之辞。

首句起兴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皎洁。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如雪之洁,如月之明,喻昔日信誓之明也。既然我们的爱情已经掺上杂志,既然你已经心怀二心不再念闻琴奔相如的事情,那么我特地来挥手与你告别,永远断绝我们的关系。谴责之意已显,刚烈女子之性格已凸,没有哪个男人会拒绝这样一个才女,向往美好的“山上雪,云间月”般的爱情,宁不要心怀二心的爱情,也要挥手道别离。
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日一早便在沟头分手。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向东流去。这一句诗体会到的只有无比的惋惜和沉重,以及对往日的时光的怀念之情。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卓君当时失夫在家,相如到卓君家做客,司马相如便抚琴而奏之,卓君闻之,心悦而好之。卓君不顾家里人的劝阻,跟随相如远去,没有像一般大小姐一样哭哭啼啼念家,就是向往她所认为的纯真的爱情。
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泼可爱。爱情应以双方意气相投为基础,若靠金钱关系,则终难持久,点破前文忽有“两意”的原故。
““嫋嫋”,形容柔长而轻轻摆动的样子;“簁簁”即“漇漇”的假借字,形容鱼尾像沾湿的羽毛。“钱刀”,即古代刀形钱币,此处泛指金钱。以鱼竿的柔长轻盈摆动和鱼尾的滋润鲜活,比喻男女求偶,两情欢洽。《诗经》这类比兴较多,如《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毛传》:“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室家。”但此处联下文之意,似又隐含爱情若不以意气相知,仅以香饵诱鱼上钩,恰似只靠金钱引诱,那爱情是靠不住的。故清人朱嘉微评曰:“何以得鱼?须芳其饵。若一心人意气自合,何须芳饵为!”
结句点破男子“有两意”是因为金钱关系。但究竟是他利用金钱为诱饵去另图新欢呢?还是那位“新欢”家资颇富,致使这位男子贪图富贵而厌弃糟糠呢?这只有留给读者去猜想了。

卓文君重视情义,鄙夷金钱;要求“专一”,反对“两意”。当她了解到丈夫感情不专之后,既没有丝毫的委曲求全,也没有疯狂的诅咒和软弱的悲哀,表现出了妇女自身的人格尊严。她是把痛苦埋在心底,冷静而温和地和负心丈夫置酒告别,气度何等闲静,胸襟何等开阔!虽然她对旧情不无留念和幻想,但更多的却是深沉的人生反思。因此,她较之古诗中一般的弃妇形象又迥然不同,显示出“这一个”的个性。